这首《黄金台》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描绘黄金台这一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此台犹可上”,点出黄金台虽历经沧桑,但依然屹立,引人前往瞻仰。接着“此意莫能酬”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亲自向古代贤士表达敬意的遗憾之情。接下来,“骏足轻千里,当年侧席求”两句,以骏马轻盈跨越千里的形象,象征古代贤士才华横溢,备受君王礼遇,侧面反映了黄金台作为招贤纳士之所的历史地位。
“朔风高雁度,燕阙暮云愁”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画面,北风呼啸,大雁南飞,夕阳下的宫殿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营造出一种怀旧伤感的氛围。最后,“行子非干进,长歌别蓟丘”表达了诗人自己虽非为追求功名而来,却也在此地留下了深深的怀念与感慨,以长歌告别蓟丘,寄托了对古代贤士及黄金台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金台及其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