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山林,我欣赏你岂止是因为你的千亩绿荫。
你尚未破土而出就已显现节操,即使飞上云端也毫不在意。
如同葛陂与龙一同变化,你在嶰谷中也只是静静地像凤凰一样鸣叫。
月光明亮,风儿清爽,这是美好的夜晚,可惜只有王子能真正理解你。

注释

台阁:朝廷官署。
山林:自然环境。
尔:你。
岂惟:岂止。
千亩阴:大片的阴凉。
出土:破土而出。
节:节操,品质。
凌云:直冲云霄。
无心:不刻意追求。
葛陂:地名,传说中有龙的地方。
龙俱化:龙一同变化。
嶰谷:地名,古代著名的音乐之地。
凤一吟:凤凰鸣叫。
月朗:月光明亮。
风清:风儿清爽。
良夜永:美好的长夜。
王子:可能指有品味的人。
独知音:唯一能理解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庭筠所作的《咏竹》,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知音的感慨。首句"不论台阁与山林",展现出竹子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自立坚韧的形象;"爱尔岂惟千亩阴",强调了竹子不仅提供阴凉,更因其内在价值受人喜爱。接下来的"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赞美竹子在未长成前就有坚定的节操,即使高耸入云也淡泊名利。"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将竹子比作葛陂神话中的龙和嶰谷的凤凰,象征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最后两句"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以明亮的月夜和清风衬托竹子的高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能真正理解竹子品性的稀有知音的惋惜。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竹言志,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知己的渴望。

收录诗词(1)

徐庭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王公觌赏海云山茶合江梅花

万蕊山茶傍腊开,一番春信入江梅。

追游共按黄金辔,纵赏还倾白玉杯。

浓艳迎风香断续,疏枝横月影徘徊。

隼旟不负登临兴,更约携朋载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红梅

江梅闲尽腊梅稀,又是红梅占晓枝。

却忆东坡诗上语,淡妆浓抹总相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余夜坐必看东湖诗心悟神会非它人所与知也比来老态并见殊觉少味感而成诗

清绝东湖旧看诗,夜窗风味许谁知。

眼花头白今憔悴,不似向来灯下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读刘宾客诗再赋

山泉何地发轻雷,直使烟云对面开。

可惜隐侯无妙语,却教诗自雍州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