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丈室碧玉壶善甫赋诗铎亦奉和二首(其一)

心知云路等榆枋,戏作方壶当玉堂。

虚静自应详止止,逍遥均是一苍苍。

心含宝月无中外,身著青霞可颉颃。

政尔天游到疑始,觉知谁送竹风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金代诗人路铎所作,名为《赋丈室碧玉壶善甫赋诗铎亦奉和二首(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心知云路等榆枋”以“榆枋”比喻平凡之物,表达出诗人对于云路的向往,但又深知自己可能无法达到那种高度,流露出一种既渴望又无奈的情感。接下来,“戏作方壶当玉堂”一句,通过“方壶”这一神话中的仙岛象征,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凡尘,却心怀仙境的理想世界,将现实与理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虚静自应详止止,逍遥均是一苍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是通向理想境界的关键。这里的“止止”与“苍苍”分别代表了静止与广阔,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宇宙广阔之间的和谐统一。

“心含宝月无中外,身著青霞可颉颃”则将个人的心灵比作宝月,不受内外界限的限制,而身体则如同穿着青霞,可以与天地万物相抗衡,体现了诗人对自我超越与宇宙融合的向往。

最后,“政尔天游到疑始,觉知谁送竹风香”两句,以“天游”描绘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旅程,而“疑始”则暗示了这一过程中的困惑与探索。同时,诗人通过“竹风香”的意象,表达了在追求精神自由的过程中,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给予的慰藉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的思考。

收录诗词(27)

路铎(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丈室碧玉壶善甫赋诗铎亦奉和二首(其二)

随人作计鱼千里,知命无忧鸟一天。

碧落云深堪避世,九华烟暖可忘年。

平章万有归玄览,收拾方心入大圆。

上界真人自官府,不妨聊作橘中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答季通

华颠何意软红尘,霄汉聊收退鹢身。

方喜长松倚东野,又从净社得遗民。

高山流水知音少,霁月光风发兴新。

赖有好诗相慰藉,不然开口欲谁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雨中

月翳有时吐,风薰俄自清。

云回暑天影,雨进夜窗声。

眠听参天籁,神游得化城。

觉来还故处,饥鼠撼灯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辋川

画图风景是,亭榭岁年非。

秋色半黄落,人烟深翠微。

暗溪鱼得计,杳霭鸟忘机。

触物增惆怅,吾庐早晚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