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罢

茶罢晴檐唱午鸡,偶骑驴去过东溪。

酒肴分倩樵夫挈,笔砚专令童子携。

放目水亭栏独倚,题诗僧舍壁新泥。

兴阑归问来时路,到处蝉鸣日已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喝完茶后,晴天的屋檐下传来午鸡的啼叫,我偶尔骑着驴经过东溪。
我请樵夫帮忙携带酒菜,吩咐童子提着笔墨纸砚。
我在水亭栏杆旁独自倚靠,欣赏风景后在僧舍新刷的墙壁上题诗。
兴致尽了,回家的路上还在询问来时的路,发现处处蝉鸣,太阳已经西斜。

注释

茶罢:喝完茶。
晴檐:晴朗的屋檐。
唱午鸡:啼叫午鸡。
偶:偶尔。
骑驴:骑着驴。
过:经过。
东溪:东边的小溪。
酒肴:酒菜。
分倩:请托。
樵夫:打柴的人。
挈:携带。
笔砚:笔墨和砚台。
童子:小孩。
放目:放眼望去。
水亭:水边的亭子。
栏独倚:独自倚靠栏杆。
题诗:题写诗篇。
僧舍:僧人住的房屋。
新泥:新刷的墙壁。
兴阑:兴致已尽。
归问:回家时询问。
来时路:来时的路。
到处:各处。
蝉鸣:蝉叫声。
日已西:太阳已经偏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后小憩后的一段闲适时光。"茶罢晴檐唱午鸡",诗人悠闲地品完茶后,听着屋檐下报时的午鸡啼叫,显得格外宁静。接着,他乘着驴儿漫步东溪,将酒肴和文房四宝的携带工作分别委托给了樵夫和童子,显示出他的随性与信任他人。

在水亭边,诗人独自倚栏远眺,享受着自然景色,然后兴致勃勃地在僧舍新涂的墙壁上题写诗句,展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最后,游兴已尽,诗人返回时发现太阳已经西斜,一路上蝉鸣声声,增添了旅途的诗意。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琐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轻松的叙述,传达出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宋诗的闲适与雅致。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荆门行

去年曾问荆门途,鸡鸣狗吠民耕锄。

摇鞭重来意惨澹,前日井邑今丘墟。

云昏雨涩草堆碧,四野荒荒人迹疏。

深山扶携皆露处,骨肉荡没况室庐。

老农无力倚林卧,少定举首来向余。

官人且坐待侬说,未说泗涕先横裾。

老夫老岂识兵革,忽见远近皆狂胡。

悬崖绝壁鱼贯进,飞马上下争驰驱。

吾军非是无身手,未鼓弃甲先奔趋。

时平廪帛官不计,战胜爵赏官不辜。

进怯锋镝退焚掠,虏既难堪堪汝乎。

归来未暇正其罪,官有金币还招呼。

老夫莫晓军旅事,但闻败衄深嗟吁。

我听其言为蹙頞,含悽独下西山隅。

金莲似恨膻风染,蒙泉未洗血水污。

九秋半破明月夕,照我孤愤行绕壁。

天子尝胆方仄席,微臣敢作楚囚泣,秋风一剑楼兰国。

形式: 古风

荆渚书怀

明镜明于月,白发白于雪。

月照雪转添,使我心断绝。

连年事行役,曾不须臾歇。

陟冈脚双茧,凌湖舟一叶。

五觌君山面,洪涛涨天阔。

重倚南楼栏,远雁逐云灭。

西风落破帽,龙山酬九节。

摇鞭荆门去,蒙泉弄清洁。

游观固不恶,奔走计则拙。

眠指几千里,意者遂休辙。

困翮堕渚宫,因循入羁绁。

天涯寒苦早,袖穿手龟裂。

村沽酒力薄,连釂耳方热。

矫首飞白云,杳杳望吴越。

儒冠信误身,铸尽六州铁。

形式: 古风

送林伯虎除国子监丞赴阙(其一)

山房高千仞,上与青云齐。

日从二仙游,两耳湔是非。

北窗正齁䶎,锋车扣岩扉。

猿鹤竞作色,山人忘我为。

林泉虽云乐,出处盖有时。

平生经纶胸,忧国两鬓丝。

江天炯少微,安得不振衣。

形式: 古风

送林伯虎除国子监丞赴阙(其二)

玑衡占东南,老人方昭回。

明庭聚耆德,公难卧蒿莱。

行行出东门,丹心趋玉阶。

雪棹乘兴尔,云岫何心哉。

了却济世缘,应念金石台。

天街跃马馀,就访孤山梅。

和靖有两鹤,他日骑归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