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溅浪翻波湿不晴,滩头龟石几千春。
浮屠漫演无生法,谁是庵中不死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势汹涌、波浪翻滚的画面,浪花四溅,仿佛连晴天也被打湿。诗人将焦点转向滩头的龟石,这些石头经历了无数个春天,暗示着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的永恒。接着,诗人借浮屠(佛塔)与无生法(佛教教义),表达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他询问:“在这座庵中,谁又是那个永生不老的人呢?”流露出对超脱生死、寻求永恒的探询。整体上,此诗寓含了对生命无常和寻找解脱的深沉感慨。
不详
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除却周人孰与归,纷纷装点入时宜。
豳风七月今谁嗣,不补君王不是诗。
不到垂虹十四秋,聊倾卮酒酹沙鸥。
蹄涔一勺閒风月,老眼关河万国愁。
怡怡夜语自天和,棋罢令人感慨多。
同室不须分楚越,萧墙何事动干戈。
伏险藏机深复深,旁观袖手独沉吟。
忍将局上閒棋子,碍却怡怡兄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