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朔日道中忆东园菊

今年九月菊,应自敛芳菲。

秋色未云暮,游子将欲归。

系心霜露满,凝恨雁鸿稀。

想到尊前见,寒香正点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闰月的初一,在路上思念东园中的菊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今年九月菊,应自敛芳菲”以菊花作为切入点,点明时间背景为秋季,菊花开始收敛其芬芳。接着,“秋色未云暮,游子将欲归”两句,既描绘了秋天尚未完全沉寂的景色,也暗示了远方游子即将踏上归途的心情。这里,秋色与游子的归心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呼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系心霜露满,凝恨雁鸿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霜露满地,雁鸿稀疏,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季节的冷清感,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郁。霜露满地象征着环境的寒冷和变化,而雁鸿稀疏则暗示了远方的遥远和归途的不易,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情感的载体。

最后,“想到尊前见,寒香正点衣”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期待与想象。在诗人的心中,菊花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之物,更是情感寄托的对象。他想象着在某个特定的场合,如宴席之前,能够见到那寒香四溢的菊花,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这里的“寒香”,既是菊花本身的香气,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它在诗人的想象中,如同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寒冷与孤独,带来了希望与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季节更迭中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挽中立宗侯四首(其一)

彼美银潢彦,名高鲁国儒。

藏书淹四部,作赋侈三都。

日莹瑶台雪,天沉碧海珠。

十年怀旧赏,肠断绿云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挽中立宗侯四首(其二)

谁言天路远,倏尔赋游仙。

貌忆登龙日,神疑化鹤年。

墨堂苔藓闭,画阁网丝悬。

忍望邾城墓,萧萧宰树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中立宗侯四首(其三)

斯人不可见,一代失风流。

未就黄金药,先成白玉楼。

才名留海内,宾客散池头。

此夜朱门月,空悲兔苑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挽中立宗侯四首(其四)

芳草春来绿,王孙去可伤。

凭谁传旧业,先自弃高堂。

笙鹤浑疑幻,人琴尽欲亡。

平生知己泪,一湿薜萝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