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朋所作的《和答驹父见寄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匡说诗今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寄来的诗作感到惊喜与期待的心情,仿佛在阅读友人的诗作时,如同听到了匡衡的教诲一般,内心充满喜悦与共鸣。接下来,“开函一解颜”描绘了打开信函那一刻的喜悦之情,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情舒畅。
“平安问五柳”,诗人以陶渊明的别号“五柳先生”自比,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问候,同时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里运用典故,既增加了诗意的深度,也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认同与追求。
“意气到三山”,“三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此处借指理想中的仙境或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与友人共享理想生活、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种秫不妨醉,鸣琴定复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秫是一种高粱,常用于酿酒。诗人说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也不妨饮酒自乐;而弹琴则是闲适生活的象征,表明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岁寒傥客授,早买钓舟还”,表达了诗人期待在寒冷的季节里,能有一位客人来访,共话桑麻,共享隐居之乐。同时,诗人也暗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一艘钓鱼的小船,随时准备离开尘世的喧嚣,回归自然,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