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贺州思九疑作》是唐代诗人李合所作,通过对九疑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中首先描述了九疑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我世家九疑,山在宅之阳。林丛倚虚壁,峭拔绝坤方。”诗人自述家族源自九疑山,山位于住宅之阳,四周林木环绕,山势峭拔,直插云霄。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中烟岚缭绕、光影交错的景象:“烟岚缈相接,午影常中堂。”山间的云雾与阳光交织,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午后的阳光常常照进厅堂。
“去留如有期,胜览夸新妆。”诗人感叹于山中美景的变幻莫测,每一次游览都如同欣赏新的妆容,充满了惊喜。
随后,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少怀不羁思,那能系空桑?”表达了自己年轻时的不羁思绪,无法被束缚在世俗之中。
“对此疑山高,目悬几成尪。”面对如此壮丽的山景,诗人感到自己的目光似乎也变得高远,身体仿佛变得虚弱。
“飘风微我荡,此兴颀然长。”微风吹过,诗人的心情随之飞扬,这种愉悦的感觉似乎永远不会消散。
“幸随长者车,身便神亦爽。”诗人庆幸能够跟随长者的车驾,身心都感到无比畅快。
“讵仍手中扶,扶摇上翱翔。”诗人想象自己如同飞翔的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翱翔。
“云开跻峦顶,万丈诚孤亢。”云层散开,诗人登上了山巅,感受到了万丈之高的孤独与坚强。
“俯瞷总群植,纤纤若毫芒。”从山顶俯瞰,群山如同细小的草木,显得渺小而脆弱。
“上与汗漫期,倒景彻罔浪。”诗人与遥远的宇宙相约,倒映在水中的景色清晰可见。
“璇玑盘胸次,灿烂皆文章。”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星辰般的智慧,每一处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清风时掀髯,世虑浑相忘。”清风拂面,诗人暂时忘记了尘世的忧虑,心情变得宁静。
“伸手叩元关,阊阖鸣金琅。”诗人试图触及宇宙的奥秘,金琅之声回响在天地之间。
“九垓若可极,纵身托穹苍。”诗人想象着能够到达世界的尽头,将自己的灵魂寄托于广阔的天空。
“四眺凭空忽,兴尽思弓藏。”诗人四处眺望,最终意识到满足之后,内心的欲望也随之消失。
“翩然下其肩,稽首来帝旁。”诗人轻盈地从山顶下来,向神明致敬。
“有严淑多士,登造皆贤良。”诗人赞美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他们登上了知识的高峰。
“探怀摅忠荩,吾亦倾吾囊。”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奉献,愿意付出一切。
“锋铓避英锐,铅椠费挥张。”诗人承认自己的才华不如他人,但仍然努力书写。
“胪传动天阍,颜厚何可当。”诗人请求传达自己的意愿给天上的神明,面对厚颜无耻的行为,他感到难以接受。
“腾章控多逊,遗珠映奎光。”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超越他人,光芒照耀四方。
“蔽贤吾焉敢,亦将励名芳。”诗人不敢隐藏贤能,而是鼓励名声的传播。
“维皇怒斯赫,投檄并炎荒。”诗人想象皇帝的愤怒,将檄文投向远方的荒凉之地。
“怅望九峰云,母远在莲塘。”诗人思念远方的母亲,她可能在莲花池边等待。
“夜分缉馀绪,旦期裨衮裳。”诗人夜晚整理思绪,期待早晨能够帮助朝廷。
“美人弗可见,此心中忙忙。”诗人渴望见到美丽的女子,内心充满忙碌。
“朝哦甑巅松,夕把流霞觞。”诗人清晨吟诵山巅的松树,傍晚举杯品尝美酒。
“何当解羁绁,量移慰凄怆。”诗人期待有一天能够摆脱束缚,调整位置以安慰内心的悲伤。
“媸作卢敖游,愿为曼倩狂。”诗人希望自己像卢敖一样游历四方,像曼倩一样放纵自我。
“长揖别临贺,策马指延唐。”诗人告别临贺,骑马前往延唐。
“时携二三子,葺彼山阿房。”诗人时常带着几位朋友,修复山中的房屋。
“苋苋迹其故,馀复奚所望。”诗人回顾过去的足迹,对于未来没有过多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