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木炭》由明代诗人朱之蕃所作,通过对木炭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品质与价值。
首联“墨沼苍龙蜕骨坚,冰霜难犯地炉边”以“墨沼苍龙”比喻木炭的坚硬与耐寒特性,形象地描绘了木炭在寒冷环境中的稳定表现,如同深藏于地下的苍龙,即使面对严酷的冰霜,也难以侵犯其所在之地炉边。
颔联“送来雪里寒威重,领取春回煖律先”进一步阐述了木炭在冬日里的作用,它能抵御严寒,带来温暖,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提前迎接春天的到来,强调了木炭在寒冷季节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功能。
颈联“炙手何劳争倚附,熏心喜见息风烟”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木炭的实用价值。它无需刻意寻求依附,就能自然散发热量,温暖人心;同时,它还能消除周围的风烟,营造一个清静舒适的环境,体现了木炭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尾联“乌金声实真相称,不朽精神藉火传”将木炭比作“乌金”,不仅因其外表的黑亮,更因其内在的实质与价值。木炭虽为短暂燃烧后的产物,但其蕴含的能量与精神却能在火光中得以传承,象征着木炭虽短暂,却有着永恒的价值与意义。
综上所述,《木炭》一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赞美了木炭在寒冷环境中带来的温暖与实用价值,同时也寓意了其内在的实质与永恒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