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对已故宰相李文达公祠堂的瞻仰和颂扬之作。首句“故相勋名未渺茫”表达了对李文达公显赫功绩的肯定,尽管岁月流转,但其声名犹在。接着,“先朝赐第转辉光”描绘了他昔日受朝廷恩赐的府邸,在历经风雨后依然光彩夺目,象征着其人品与功业的永恒。
“青松雷雨馀枝干,古屋尘埃自栋梁”运用了青松和古屋的意象,比喻李文达公坚韧不屈的精神和他在国家中的支柱作用。即使岁月变迁,他的精神犹似青松屹立,如古屋之栋梁,支撑着国家的基业。
“鱼水已无千载遇,斗山安有一时忘”表达了对君臣关系的赞美,将李文达公比作深得君王信任的贤臣,即使历经千年,这种君臣情谊也难以忘怀。最后,“云孙更是通家谊,常拜冠裳到此堂”则以李文达公的后代仍然尊崇祖先,前来祠堂拜祭,体现了家族的延续和对先人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祠堂的景象和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展现了对忠诚、功绩和世代传承的敬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