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以及他在二灵山中建立小庵的宁静生活。通过“为爱山灵与水灵”,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小庵位于“高占白云层”的位置,既隐秘又与世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尘嚣的氛围。
“风光只在阑干外”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上的对比,暗示了庵内与外界景色的交融与独立。这里的“阑干”可能指的是庵内的围栏或窗户,通过它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而“半属渔樵半属僧”则进一步强调了庵内外生活的和谐共存,既包含了渔樵的日常劳作,也体现了僧侣的修行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