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堂歌九首(其一)迎神歌

地纽谧,乾枢回。华盖动,紫微开。旌蔽日,车若云。

驾六龙,乘絪缊。晔帝京,辉天邑。圣祖降,五灵集。

构瑶戺,耸珠帘。汉拂幌,月栖檐。舞缀畅,钟石融。

驻飞景,郁行风。懋粢盛,洁牲牷。百礼肃,群司虔。

皇德远,大孝昌。贯九幽,洞三光。神之安,解玉銮。

景福至,万寓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明堂歌九首(其一)迎神歌》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谢庄所作,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宏大场面与神圣氛围。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展现了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敬之情。

首先,“地纽谧,乾枢回”两句,以“地纽”和“乾枢”的隐喻,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暗示了祭祀活动对于维护宇宙秩序的重要性。“华盖动,紫微开”则通过“华盖”和“紫微”的动态变化,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预示着神灵即将降临。

接下来,“旌蔽日,车若云”描绘了仪仗队列的壮观景象,旗帜遮蔽了阳光,车辆如同云彩般密集,展现出祭祀队伍的庞大与威严。“驾六龙,乘絪缊”则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神圣性,六龙驾乘,象征着神灵的降临,而“絪缊”则代表了天地间弥漫的祥瑞之气。

“晔帝京,辉天邑”两句,通过“帝京”和“天邑”的光辉,表达了对神灵的尊崇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神灵对人间的庇佑。“圣祖降,五灵集”则点明了祭祀的对象是圣祖与五方之灵,体现了对祖先与自然神灵的共同崇拜。

“构瑶戺,耸珠帘”描绘了殿堂的豪华与精致,瑶戺和珠帘的使用,不仅增添了仪式的庄严感,也体现了对神灵的崇高敬意。“汉拂幌,月栖檐”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月光与窗帘的互动,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

“舞缀畅,钟石融”表现了音乐与舞蹈的和谐统一,舞者们的动作流畅自如,钟石的乐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美妙的音乐画卷。“驻飞景,郁行风”则通过“飞景”和“行风”的静止与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暂停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最后,“懋粢盛,洁牲牷”强调了祭祀活动中对食物与祭品的精心准备,体现了对神灵的诚挚敬意。“百礼肃,群司虔”则表明了参与祭祀的人员态度的庄重与虔诚。“皇德远,大孝昌”表达了对帝王德行的赞美与对孝道的推崇。“贯九幽,洞三光”则通过“九幽”和“三光”的描述,展现了神灵的无边法力与深远影响。“神之安,解玉銮”则表达了对神灵的安心与对玉銮的解除,象征着神灵的满意与恩赐。“景福至,万寓欢”则以景福的到来和民众的欢庆,结束了整个祭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祭祀活动带来的吉祥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仪式的详细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8)

谢庄(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他是谢弘微的儿子,大谢(谢灵运)的族侄。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入仕,在东宫任过洗马、。稍后,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元嘉二十六年(449),又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以《月赋》闻名。由于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谢光禄”

  • 字:希逸
  • 籍贯:中舍
  • 生卒年:421-466

相关古诗词

宋明堂歌九首(其二)登歌

雍台辨朔,泽宫练辰。洁火夕照,明水朝陈。

六瑚贲室,八羽华庭。昭事先圣,怀濡上灵。

肆夏戒敬,升歌发德。永固鸿基,以绥万国。

形式: 四言诗

宋明堂歌九首(其三)歌太祖文皇帝

维天为大。维圣祖是则。辰居万宇。缀旒下国。

内灵八辅。外光四瀛。蒿宫仰盖。日馆希旌。

复殿留景。重檐结风。刮楹接纬。达响承虹。

设业设虚。在王庭。肇禋祀。克配乎灵。我将我享。

维孟之春。以孝以敬。以立我烝民。

形式: 古风

宋明堂歌九首(其四)歌青帝

参映夕,驷照晨。灵乘震,司青春。雁将向,桐始蕤。

柔风舞,暄光迟。萌动达,万品新。润无际,泽无垠。

形式: 古风

宋明堂歌九首(其五)歌赤帝

龙精初见大火中,朱光北至圭景同。

帝在在离寔司衡,水雨方降木槿荣。

庶物盛长咸殷阜,恩覃四冥被九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