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作

人生三十为一世,失却少年安可悔。

朱颜销尽四十来,昔日风情竟何在?

功名自是误人物,败德丧真作吾害。

不妨小待老堪赠,付与世间偿宿债。

平生心得祇乘兴,百折千磨终不坏。

文字缘深岂易抛,色尘意起殊难戒。

江山满前花竞发,性不能饮亦已醉。

向来不信说天公,后世知音应有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人生岁月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和功名利禄的反思。首句“人生三十为一世,失却少年安可悔”强调了时间的宝贵,惋惜失去的青春年华。接下来,“朱颜销尽四十来,昔日风情竟何在?”描绘了青春不再,往昔风华不再的感慨。

诗中提到“功名自是误人物,败德丧真作吾害”,表达了对追求功名可能导致道德沦丧的忧虑。诗人认为,对待衰老应有豁达态度,“不妨小待老堪赠,付与世间偿宿债”,表明他看淡生死,视老年为偿还过去的一种方式。

“平生心得祇乘兴,百折千磨终不坏”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经历再多挫折,也保持乐观和随性。他对文字的热爱和对世俗诱惑的警醒,“文字缘深岂易抛,色尘意起殊难戒”,显示出他对文学的执着和对欲望的清醒认识。

最后两句“江山满前花竞发,性不能饮亦已醉”以自然景色象征人生的繁华,即使不能饮酒,心灵已然陶醉。结尾处“向来不信说天公,后世知音应有采”表达出诗人自信其作品将有后人理解和欣赏,体现了他的自信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哲理丰富,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汉口春尽日北望有怀

牵怀何意意犹疑,楚水销魂似别离。

往事梦空春去后,高楼天远恨来时。

袖间缩手人将老,地下埋忧计已迟。

莫道一生无际遇,灵修瘦损记风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荆宜施道俞君实解官归养

去官信为乐,见亲方是归。

焉能视日月,荏苒辞庭闱。

俞公仁甚勇,所学在不欺。

拂衣谁得止,神助非人为。

万众惜其去,临岐惟一挥。

夺得尘中身,还为䣛下儿。

我心怀寸忠,自放汉水湄。

为忠不如孝,嗟公遂其私。

虞山有国老,憔悴想霜髭。

未可闻此语,凭公寄我思。

形式: 古风

广雅尚书生日以诗为寿

莫道希文穷塞主,却教矍铄敌清贫。

垂天斗柄诸方见,入海江流半壁振。

忧患老来身自捍,须髯白尽气逾新。

閒鸥不为诗翁恋,浩荡烟波恐未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偶题(其一)

临水知身老,惊秋觉世移。

道人馀习气,花落恋空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