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亦恶人言如处仲,爱闻伎说似司空。
假饶眼耳浑相似,正恐肝肠自不同。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代初年的诗人赵文所作,题为《桓温》。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桓温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前两句“亦恶人言如处仲,爱闻伎说似司空”指出桓温对待他人言论的态度,一方面厌恶别人的指责(“如处仲”可能指的是他过于敏感或严厉),另一方面则喜好听从伶人的话语(“似司空”暗指他可能沉迷于声色之娱)。后两句“假饶眼耳浑相似,正恐肝肠自不同”,进一步强调即使在表面上行为举止相似,但桓温内在的情感和意志可能与常人迥异,暗示了他性格的复杂性和深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桓温的性格特点,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不详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夹寨功名节节奇,门高事起更堪悲。
身亡家破英雄笑,恰似伶官戏罢时。
山寒日不光,举目断人肠。
儿童莫问路,怕是小筼筜。
草色青青有底忙,空斋愁坐日偏长。
一春不作看花梦,满地苔痕煮药香。
午坐如痴懒唤茶,意行因到野人家。
千红万紫随春去,独立溪头看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