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蕉叶.秋夜不寐

云褰翠幕。满天星碎珠迸索。

孤蟾阑外,照我看看过转角。酒醒寒砧正作。

待眠来、梦魂怕恶。枕屏那更,画了平沙断雁落。

形式: 词牌: 金蕉叶

翻译

云层揭开绿色的帷幕,满天星星像是碎珠洒落下来。
孤独的月亮在窗外,照亮我走过转角的路。酒醒后听见寒冷的捣衣声响起。
等待入睡,却害怕梦境中的恶兆。枕头和屏风上,还画着沙漠中的孤雁落下。

注释

翠幕:绿色的帷幕,形容天空或云层的色彩。
星碎珠迸索:星星像破碎的珠子洒落,形象描绘星空。
孤蟾:孤独的月亮,古人常用来象征寂寞或思乡之情。
寒砧:寒冷的捣衣声,古代妇女在秋季为家人准备冬衣时发出的声音。
梦魂怕恶:指梦中担心遇到不吉利的事情。
平沙断雁:沙漠中的孤雁,象征离别和孤独。

鉴赏

这首宋词《金蕉叶·秋夜不寐》是蒋捷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云褰翠幕"形象地写出云层揭开,如翠色的帷幕被轻轻拉开,展现出满天繁星,仿佛无数碎珠跳跃在深邃的夜空中。"孤蟾阑外,照我看看过转角",描绘了孤独的月亮相伴,穿过屋檐角落,洒下清冷的光辉。

词人借景抒情,酒醒后听到远处寒砧声声,更增添了寂寥之感。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因为"梦魂怕恶",担心梦境会带来不快。最后,他看着枕边的屏风,上面或许绘有平沙和断雁的凄凉画面,更加深了他的孤独与无眠。

整体而言,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词人对孤寂生活的深深感触。

收录诗词(95)

蒋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字:胜欲
  • 号:竹山
  • 籍贯: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
  • 生卒年:约1245~1305后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其一)

泊雁小汀洲。冷淡湔裙水漫秋。

裙上唾花无觅处,重游。隔柳惟存月半钩。

准拟架层楼。望得伊家见始休。

还怕粉云天末起,悠悠。化作相思一片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黄葵

冷淡是秋花。更比秋花冷淡些。

到处芙蓉供醉赏,从他。自有幽人处士夸。

寂寞两三葩。昼日无风也带斜。

一片西窗残照里,谁家。卷却湘裙薄薄纱。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麻]韵

南乡子(其二)塘门元宵

翠幰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

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

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

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馀年又梦华。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春夏两相期.寿谢令人

听深深、谢家庭馆。东风对语双燕。

似说朝来,天上婺星光现。

金裁花诰紫泥香,绣裹藤舆红茵软。

散蜡宫辉,行鳞厨品,至今人羡。西湖万柳如线。

料月仙当此,小停飙辇。付与长年,教见海心波浅。

萦云玉佩五侯门,洗雪华桐三春苑。

慢拍调莺,急鼓催鸾,翠阴生院。

形式: 词牌: 春夏两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