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尊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荒芜的园林冷清无人问津,燕舞莺啼各自忙碌。
窗外白天漫长,我常贪睡,酒杯前的花朵已凋零,无法触发我的诗情。
我早已衰老,双鬓如蓬草,只能向往归隐生活,持竿垂钓。
想象篱笆东边春水上涨,小舟孤独,柳丝低垂。

注释

荒园:荒芜的园林。
萧瑟:冷清、凄凉。
懒追随:不愿去追逐热闹。
舞燕啼莺:飞翔的燕子和鸣叫的黄莺。
各自私:各自忙碌,不关心他人。
窗下日长:漫长的白天。
尊前花老:酒杯前的花朵凋谢。
供诗:激发诗兴。
双蓬鬓:两鬓斑白,形容衰老。
归去来兮:指归隐的愿望。
一钓丝:象征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篱东春涨:篱笆东边的春水上涨。
小舟无伴:孤独的小船。
柳丝垂:垂柳随风摇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春晚》,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时的景象和个人心境。首句“荒园萧瑟懒追随”,通过“荒园”和“萧瑟”传达出环境的冷清与诗人内心的孤寂,他不愿再去追逐春天的脚步。次句“舞燕啼莺各自私”,以燕舞莺啼的热闹反衬诗人内心的落寞,暗示自然界的生机盎然并未触动他的情感。

“窗下日长多得睡”,写诗人因百无聊赖而沉溺于睡眠,时光在闲适中悄然流逝。“尊前花老不供诗”,酒樽前的花朵虽然凋零,却无法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倦怠和对诗歌创作的乏力。

“吾衰久矣双蓬鬓”,诗人自嘲年华已逝,双鬓斑白,流露出对衰老的无奈和感慨。“归去来兮一钓丝”,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出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过上简单宁静生活的愿望。

最后两句“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诗人想象着篱笆东边春水上涨,小舟孤独地随波逐流,柳丝低垂,画面凄美,寓言自己孤独无依的生活状态,也暗含着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晚春时节的闲散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孤独落寞,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春晚即事留游子明王仲显

绣地红千点,平桥绿一篙。

楝花来石首,谷雨熟樱桃。

笑我生尘甑,惭君有意袍。

故人能少驻,门径久蓬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春晚卧病故事都废闻西门种柳已成而燕宫海棠亦烂熳矣

轩窗深窈似禅房,竟日虚明袅断香。

诗债无边春已老,睡魔有约昼初长。

市桥烟雨应官柳,墟苑池台自海棠。

游骑行歌莫相笑,遨头六结已龟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朝早起

莫笑眠常早,还怜起不迟。

秾香温夜气,小雨湿春姿。

瘦比中年甚,寒惟病骨知。

羡渠儿女健,绕屋探南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洪景卢内翰使还入境以诗迓之

玉帛干戈汹并驰,孤臣叱驭触危机。

关山无极申舟去,天地有情苏武归。

汉月凌秋随使节,胡尘捲暑避征衣。

国人渴望公颜色,为报褰帷入帝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