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鉴禅师住匡庐

英英丰骨透眉棱,五老峰前作老僧。

已悟心中无一法,却归林下演三乘。

风摇冻壑闻冰解,水涨平湖见月升。

回忆十年论剑夜,云泥今日隔千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与修行境界,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自然的意象。

首联“英英丰骨透眉棱,五老峰前作老僧”,以“英英”形容禅师的气质高雅,骨骼丰盈,仿佛在五老峰前化身为一位老僧,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已悟心中无一法,却归林下演三乘”,揭示了禅师内心的觉悟,他已洞悉世间一切法相皆空,不再执着于任何法门,而是回归自然,以三乘佛法(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普渡众生,体现了大慈大悲的精神。

颈联“风摇冻壑闻冰解,水涨平湖见月升”,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着禅师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觉醒。风吹过冰冻的山谷,冰面裂开,象征着心灵的束缚被打破;水涨满湖面,月亮升起,寓意着智慧的光辉照亮了心灵的深处。

尾联“回忆十年论剑夜,云泥今日隔千层”,对比十年前与现在的不同,暗示了禅师修行过程中的巨大转变。从过去的剑术比拼到如今的心灵修炼,两者之间仿佛隔着千层云雾,象征着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的飞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形象的刻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深刻内涵,以及从世俗到超脱的过程,充满了哲思与美感。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区四之广海幕府

浓眉方面玉肌红,骨相人言似阿翁。

卧读阴符残月下,自磨雄剑乱流中。

鱼开夜目常疑火,豚拜波心更起风。

幕府昼长无事日,好诗吟赏与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赵意子

抛却儒冠学用兵,田园荒尽不思耕。

终年避地青鞋破,一夜忧时白发生。

松柏本来多直性,英雄何必定成名。

怜君困甚还兼病,父执相逢泪满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家中洲归草堂

移家归及九江春,旧馆初开事事新。

图史暂抛中酒日,桔槔闲作灌畦人。

花兼细雨泥深巷,柳带高莺出近邻。

即恋芳菲难得舍,诗篇先许报交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喜王东村归

疏星三五未成行,鱼子花开客到乡。

小妇罢啼牛女夜,大家争解駏驉囊。

阶苔摊席闲眠破,邻果攀枝遍索尝。

走觅城西苦吟伴,旧须添出几茎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