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宿斋作

孟秋严庙飨,公衮摄祠官。

达向来风迥,方诸溯月寒。

剪茅重屋峻,丛甓缭墙宽。

仰念灵台厚,恭思王业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彦博在孟秋时节于太庙进行斋戒准备祭祀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肃穆。

首句“孟秋严庙飨”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孟秋是秋季的第一个月,此时进行庙祭,显示出仪式的庄重与重要性。“公衮摄祠官”则描述了文彦博身着公服,担任祠官的角色,参与祭祀活动。

接下来的“达向来风迥,方诸溯月寒”,通过对比“来风”与“溯月”的不同感受,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暗示了祭祀活动的持续与深远意义。同时,“迥”与“寒”也增添了仪式的庄严与肃穆感。

“剪茅重屋峻,丛甓缭墙宽”描绘了太庙内部的建筑布局,剪茅与重屋显示了建筑的精心设计与高度,而丛甓缭墙则强调了围墙的密集与宽阔,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封闭的空间氛围。

最后,“仰念灵台厚,恭思王业难”表达了文彦博对先祖神灵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思。灵台象征着先祖的智慧与力量,而王业之难则反映了治理国家的不易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文彦博在太庙宿斋时的内心世界与对祭祀活动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宗庙礼仪的尊重与敬畏。

收录诗词(454)

文彦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龙门临伊堂兼呈奉先寺兴公

山僧知我思归意,为我临伊创草堂。

闻说绕阶丛巨石,更须当槛植脩篁。

窗间东望乾元刹,门外南趋积庆庄。

便拟半移生计去,不知何似畅师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