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轩四章

萧萧脩竹,倚天扫云。爰有云根,爰有清阴。

播时清阴,覆于苍旻。脩竹之下,有石有水。

维石崔崔,维水瀰瀰。维水之枕,维石漱齿。

枕水洗耳,漱石砺齿。脩竹之上,有鸾有凰。

鸾食竹实,凤鸣竹冈。交交和音,大明之祥。

谁有脩竹,于鸣且翔。脩竹之侧,谁构子之室。

牖引竹风,牖引竹月。风清子襟,月凉子席。

维月与风,庶几今夕。亦有友朋,亦奏琴瑟。

爰奏琴瑟,和鸣无斁。于戏,维古之人之无斁。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诗《竹轩四章》由明代诗人霍韬所作,描绘了一幅竹林深处的宁静生活图景。诗中以“萧萧脩竹”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竹林的清幽与高远,竹子仿佛是天际的扫帚,扫去尘世的喧嚣,留下一片清静与凉意。

接着,“播时清阴,覆于苍旻”,描绘了竹林在阳光下投下的清凉阴影,覆盖着广阔的天空,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随后,诗人细腻地描述了竹林中的自然景观,如“维石崔崔,维水瀰瀰”,石头矗立,水流潺潺,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进一步,诗人通过“枕水洗耳,漱石砺齿”这一细节,展现了居住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生活的细致品味。竹林之上,鸾鸟与凤凰的和谐共处,象征着吉祥与和谐,其“交交和音,大明之祥”更是寓意深远,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诗人以“谁有脩竹,于鸣且翔”收尾,既是对竹林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居住于此的主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在竹林旁,诗人想象着有人建造了自己的居所,通过“牖引竹风,牖引竹月”这一细节,展现了居住者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宁静、和谐与美好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84)

霍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洲用原韵答武山(其二)

红尘紫陌暗朱轮,也向天涯一问津。

世际朝廷刚有道,日长林下可无人。

一枝聊作鹪鹩志,百室俄闻燕雀春。

岂是天留耕钓地,五湖烟景属闲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钓台

江风吹老几羊裘,江月辉辉江水流。

学馆星辰虚岁月,钓台烟雨自春秋。

狂奴故态情犹在,圣主劳谦道与谋。

何处独留文正记,君臣千古思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文学陈君景阳

水北有佳士,百行光前式。

元和结胸襟,古道照颜色。

孝比闵无间,学慕颜益力。

图南志未衰,定展云霄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送高明严子之京四章

秋飙萧飕,秋江流悠,万里兰舟。

驾彼兰舟,言溯上流。兰舟上流,蕙芷馨浮。

我采我芷,言赠之子。我采我蕙,赠子之偑。

赠子有行,行馨天庭。赠子之佩,佩馨于京。

我采我芷,秋江之湄。鸥鸟于飞,鹭鹚于飞。

彼鸟者鸥,则我忘机。彼鸟鹭鹚,玉雪颉斯。

遣遣鹭鸥,偕子驰驰。我采我惠,秋江之澜。

采蕙不盈筐,涉澜不涉滩。

涉澜有清浅,涉滩有潺湲。赠子有行,赠子蕙兰。

赠子观澜,毋涉潺湲。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