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冶父寺

一径入翠微,泉声下古壑。

高峰若崩云,密树噪寒鹊。

我来秋已深,松涛翻殿阁。

不知明月生,但觉霜华薄。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中古寺的静谧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一径入翠微,泉声下古壑”,开篇即以一条幽深的小径引入翠绿的山林之中,泉水潺潺,自高处流向古老的山谷,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小径的静与泉水的动相映成趣,使画面生动起来。

接着,“高峰若崩云,密树噪寒鹊”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峰与树木的景象。山峰仿佛是被云雾包围,给人一种飘渺之感;而密林中的寒鹊叫声,虽是寒冷季节的标志,却也增添了几分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山林的壮丽与生机。

“我来秋已深,松涛翻殿阁”则转而描述诗人的到访。深秋时节,松涛阵阵,似乎翻滚着波浪,冲击着殿阁,营造出一种宏大的自然力量感。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壮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感慨。

最后,“不知明月生,但觉霜华薄”两句,以月光和霜华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诗人或许在月光下漫步,感受到霜华逐渐消融,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清晨的清新,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深秋山林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

李元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顾麟士先生读书处

海内知名士,文章孰与齐。

讲堂无白鹿,书室剩青藜。

地僻花偏发,林深鸟乱啼。

传家看后俊,一卷逐幽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剑池

何年欧冶炼金处,此地犹留铸剑池。

雷电半山愁鬼魅,风云千载走龙螭。

寒凌碧汉横霜气,清浴晴岚澈水涯。

且喜太平兵甲静,宝光宵逐斗牛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草堂临帖偶成

草堂结向碧溪中,自喜尘埃尽扫空。

一卷虚窗迟夜漏,频年短榻领春风。

轻寒薄暖梅花共,残醉闲吟燕语通。

偶检苏黄遗帖在,消磨岁月未曾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初夏园亭偶成

园尽城南屋覆茅,春风吹尽夏初交。

游蜂队队喧残蕊,飞燕双双理旧巢。

水面圆荷才放叶,墙根稚笋已抽梢。

小窗长日浑无事,一卷离骚手自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