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庭前甘菊花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形式: 古风

翻译

屋檐下的菊花移栽稍迟,青色花朵在重阳节已不宜采摘。
明天将会冷清,即使醉酒醒来,残败的花朵又能有什么益处呢?
田野篱笆旁有许多芬芳的花朵,却被人们细碎地采集进厅堂。
感叹这些空有大枝叶的菊花,它们扎根之处已不再适宜,只能承受风霜的侵袭。

鉴赏

诗人以深情之心,描述庭前的甘菊花在时光流转中逐渐凋零的情景。"檐前甘菊移时晚"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花朵的迁徙变化,"青蕊重阳不堪摘"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惆怅。

接下来的"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寓意深长,表达了即使借酒浇愁,也无法挽留逝去之美,而只剩下凄凉的残花,无关紧要。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则是诗人在感叹庭前甘菊之后,又转而观察到周围环境中其他尚存的花朵,这些花朵虽小,但依然被精心采撷,以之装饰厅堂,显得有些繁杂。

最后两句"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虽然尚有大枝粗叶但已经失去了生机的植物的怆然。这些植物原本应扎根于土中,现在却在风霜中摇曳,无处安放,显得十分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甘菊花凋零和其他花朵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美好无常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四松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侍偃盖张。

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望。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形式: 古风

玉华宫

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

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

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

当时侍金舆,故物独石马。

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

冉冉征途间,谁是长年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甘林

舍舟越西冈,入林解我衣。

青刍适马性,好鸟知人归。

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

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违。

试问甘藜藿,未肯羡轻肥。

喧静不同科,出处各天机。

勿矜朱门是,陋此白屋非。

明朝步邻里,长老可以依。

时危赋敛数,脱粟为尔挥。

相携行豆田,秋花霭菲菲。

子实不得吃,货市送王畿。

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

主人长跪问,戎马何时稀。

我衰易悲伤,屈指数贼围。

劝其死王命,慎莫远奋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