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白门柳”为题,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白门柳下的场景,通过她的舞衣、青丝、红袖等形象,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哀愁。诗中运用了“若杨柳”、“舞衣”、“青丝”、“红袖”等意象,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身姿和情感。
“白门女郎若杨柳”,开篇即以“杨柳”喻女子之柔美,将女子比作随风轻摆的杨柳,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轻盈与柔弱。“舞衣深劝金陵酒”,女子穿着华丽的舞衣,在金陵之地劝饮美酒,既表现了她的热情好客,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青丝素手结同心,沈醉东风回马首”,女子以青丝素手编织同心结,沉醉于春风之中,马首回望,表达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红袖掩啼痕,请君听妾言”,女子以红袖遮掩泪痕,请求听她的心声,流露出深深的哀愁与无奈。“柳色年年好,玉颜岂长存”,借柳树的常绿与女子的容颜易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老的感慨。“柔条不忍折,妾意与君恩”,女子不忍心折断柔弱的柳条,如同不愿失去与君的恩爱,体现了她对爱情的珍视与执着。“纷纷花落青春暮,雨暗长亭空断魂”,最后两句以花落青春、雨暗长亭的景象,象征着女子青春不再、爱情消逝的悲凉结局,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