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所作的《再叠前韵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西风吹拂,诗人穿着旧衣,触景生情,思绪万千。"白纻西风感故衣",以白纻衣裳与西风相映衬,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怀旧的氛围。
接着,诗人引用了《阳关三叠》这一著名的送别曲,表达了对离别的哀愁和不舍。"阳关三叠好音非",既是对离别之音的感慨,也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乱鸦荒驿馀晖在,流水长桥去梦稀",通过描绘荒凉驿站、余晖、流水和长桥,营造了一种空旷、寂寥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失落。"去梦稀"三字,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极致,仿佛连梦境都已变得模糊不清。
"天远难牵征骑返,月明愁见夜乌飞",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与思乡的主题。诗人身处远方,难以驾驭归途,只能在月光下独自面对夜空中飞翔的乌鸦,这份愁绪难以言表。"月明"二字,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强化了夜晚的孤独与寂静。
最后,"乡园亦有琅琊思,对此依依未忍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即使面对如此强烈的思乡之情,诗人却依然难以割舍,展现出一种矛盾而又深情的情感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