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黄叶秋风落木繁,云峰日落忆寒山。
横流绝渡凭班马,削壁枯藤乱叫猿。
桂树千秋怀故国,铜驼卧处泣中原。
鳌江南望岂为远,吾欲乘槎赴楚门!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黄叶纷飞,秋风萧瑟,山间的树木凋零,日落时分,诗人遥望云峰,心中怀念起寒冷的山川,可能寓含着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横流绝渡凭班马"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决心,像班超那样跨越艰难险阻;"削壁枯藤乱叫猿"则以哀猿的叫声渲染出孤寂与凄凉的氛围。
诗人借桂树千年不变,象征对故国的永恒怀念,而铜驼卧处的景象,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中原的沦陷,令人悲从中来。最后,诗人望着远方的鳌江,感叹距离虽远,但内心对楚门(可能指南方,也可能有所寓意)的向往,表达了强烈的归乡愿望,甚至愿意乘坐木筏前往,体现了其坚定的志向和不屈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抒发家国之思和个人抱负的明末诗歌,情感深沉,意境苍凉。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吹上花枝还又住。花外流莺,却被东风妒。
花落不关春欲暮,有情芳草无情树。
帘底车声衔陌路。卷尽残红,不卷愁思去。
莫问飘零花与絮,江山到眼今何处?
炙凤笙,弹鹅筝,弄入阳关第几情,铜壶滴漏明。
一更更,一星星,都是商声与羽声,离人不忍听!
品瑶笙,按银筝,换羽移宫无限情,秋天不肯明。
几更更,几星星,半是商声与徵声,羁人和梦听。
秋山青,秋水明,午梦惊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
故国盟,故国情,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