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李端临的《清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秋夜画面。首句“清秋明长江”展现了秋天的清凉与长江的壮阔,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江面,为整个场景增添了清冷的氛围。次句“残蟾窥芸窗”中的“残蟾”即亏月,象征着夜晚的渐深和时光的流逝,而“窥芸窗”则暗示诗人独自在窗边读书或思考。
“梦毂不可极”表达了诗人梦境的深远难以穷尽,暗示了内心的思绪纷飞。接下来,“栖鸦鸣一双”以乌鸦的叫声打破静谧,增添了孤独和寂寥之感。诗人因被鸟鸣唤醒,起身坐起,触发了诗兴,“起坐有诗思”体现了创作灵感的涌现。
“宿墨饱著字”描述了诗人蘸饱了墨水,准备书写心中的情感,显示出他对诗歌的热爱和专注。然而,“苦吟羞消蛩”一句,通过“苦吟”表现了创作的艰辛,而“羞消蛩”则以虫鸣衬托出深夜的寂静,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谦逊。
最后,“声乾叶满地”描绘了诗人苦吟之后,窗外落叶声声,一片萧瑟,寓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创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