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治国宜将治圃看,垦除容易整齐难。
沼泉莫放源头浊,种竹先教地步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其二)》中的第二句。诗人以治理国家为比喻,提出治国之道就像管理园圃一样,强调了整顿和规划的重要性。他认为,国家治理中清除弊端(“垦除容易整齐难”)至关重要,不能让问题源头变得浑浊(“沼泉莫放源头浊”),同时在引入新事物如人才或政策时,也要确保有足够空间和条件使其发展(“种竹先教地步宽”)。
诗人运用了生动的农业隐喻,形象地表达了治国策略中的细致与长远考虑,寓意着良好的政治环境需要精心维护和有序引导。整体上,这句诗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入思考。
不详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露下三更月满林,鹤眠未警独长吟。
芭蕉身世都来几,天地中间要立心。
得路只轮车易上,失时独幅被难眠。
淡黄齑饭茅柴酒,东掩西遮也过年。
百想卧轮翻伎俩,三生圆泽弄精魂。
何如静对梅花坐,春满江南雪后村。
寥阳殿古琼关启,祇树园深宝盖张。
长啸一声空响答,只疑惊起橘中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