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祐之太尉试新龙团索诗

政和官焙雨前贡,苍璧密云盘小凤。

京华谁致建溪春,睿思分赐君恩重。

绿杨院落春昼永,碧砌飞花深一寸。

门下宾朋还毕集,碾声惊破南窗梦。

高情爱客手自试,春雾脚萦雪花涌。

聚观诗胆已开张,欲啜睡魔先震恐。

我有僧中富贵缘,此会风流真法供。

定花磁盂何足道,分尝但欠纤纤捧。

七杯清风生两腋,月胁澄魂谁与共。

戏将妙语敌甘寒,诗成一吊卢仝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宫廷内品尝新茶的雅致场景。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茶叶的采摘、贡奉、品饮到诗人与宾客之间的互动,以及茶带来的精神愉悦。诗的开头提到“政和官焙雨前贡”,点明了茶叶的珍贵与季节性,随后通过“苍璧密云盘小凤”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茶叶的形态之美。接着,诗人描述了京城内有人将建溪春茶进献给皇帝,皇帝则以茶作为重礼赐予臣子,体现了皇家的慷慨与恩宠。

诗中进一步描绘了在绿杨环绕的庭院中,春日悠长,碧色的台阶上飘落着一层薄薄的花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宾客们聚集于此,茶香四溢,使得原本沉睡的心灵被唤醒,仿佛连南窗下的梦境也被茶声惊破。主人亲自试茶,茶雾缭绕,雪花般的茶沫涌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激发了诗人的灵感,甚至让诗人心中的“睡魔”为之震动。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茶的深厚缘分,以及在品茶时感受到的清风拂面、心灵澄澈的美妙体验。他以戏谑的口吻,将自己对茶的赞美与唐代诗人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相提并论,以此来表达对茶文化的敬仰之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茶文化在宋代的繁荣,也体现了文人雅士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戒坛院东坡枯木张嘉夫妙墨童子告以僧不在不可见作此示汪履道

雪里壁间枯木枝,东坡戏作无声诗。

霅川谪仙亦豪放,酒阑为吐烟云词。

闹传秀色绝今古,正如四月出盆丝。

老僧遮护不许见,敲门游客遭慢欺。

我来拟看亦乘兴,兴尽却还君勿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太学茂千之

君诗清绝若冰壶,读之六月失烦暑。

我虽好吟无逸才,空有千篇俗于土。

料君肺肠饱清秋,驭风骑气无何游。

投毫欲和先噪吻,诗源悭涩劳披搜。

吾庐题者遍今古,今古当以君为优。

我今即死且无愧,先生未识真吾羞。

形式: 古风

蔡老有志好学识面于京师作此示之

道人西岳来,气与秋争晓。

读书如壁月,罅隙必委照。

当从贤俊游,运斤端得妙。

傥明句中眼,王良控騕袅。

嗟余老渐衰,绿发亦加少。

喜君解妙处,见博而知要。

录余一千篇,正可付一笑。

同归漳水垠,乘月答清啸。

睡起山花开,脱履万事了。

形式: 古风

金陵吴思道居都城面城开轩名曰横翠作此赠之

醉隐琴无弦,乃得琴中意。

诗髯轩无山,而有看山味。

青山随意有,那复问城市。

醉眼看雉堞,便觉是横翠。

因以名吾轩,坐卧增爽气。

春花解言语,风松中宫徵。

我来不能辨,夕阴满窗几。

颇怪灵鹫峰,颠狂复飞至。

清啸呼白猿,愧我非慧理。

戏题五字诗,平淡出奇伟。

君应意挑战,讵敢摩其垒。

大胜赋子虚,誇词托亡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