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成何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名为《自责二首(其一)》。从这四句诗来看,朱淑真通过女子弄文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某些事情的反思和自责。
“女子弄文诚可罪”一句,直接指出了女子玩弄文字是有过错的。这不仅可能是指文学创作上的失误,也可能隐喻着人生选择或行为上的悔恨。"那堪咏月更吟风"则是在这个自责之上,又加了一层对月亮和风的咏叹,似乎在说即便是自然界中最美好的景象,也承受不了女子的玩弄。
接下来的两句“磨穿铁砚成何事,绣折金针却有功”则更加深化了自责之情。"磨穿铁砚"形象地表达了长时间的勤奋与努力,但这一切都未能带来所期望的结果;而“绣折金针”则指的是细致入微、精心制作,虽然过程中可能会有损耗,但最终却是有成果的。这里的对比强调了努力和成就之间的差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女子弄文这一行为,展现了一个内心充满自责与反思的人物形象。她对于自己的文字创作、生活选择或其他方面的不满意,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承受的无奈,都在这简短几句中得到了表达。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对当时女性地位和社会期待的一种隐喻。
不详
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闷无消遣只看诗,又见诗中话别离。
添得情怀转萧索,如知伶俐不如痴。
满江流水万重波,未似幽怀别恨多。
目断亲闱瞻不到,临风挥沔独悲歌。
对景如何可遣怀,与谁江上共诗裁。
江长景好是难尽,每自临风愧乏才。
画舸寒江江上亭,行舟来去泛纵横。
无端添起思乡意,一字天边归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