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望诗》是南北朝时期宗懔所作,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日暮春台望,徙倚爱馀光”,描绘了诗人站在春日的高台上,黄昏时分,余晖洒落的情景。一个“徙倚”二字,生动地刻画出诗人流连忘返、沉醉于这美好时光中的姿态,表达了对夕阳美景的喜爱之情。
接着,“都尉新移枣,司空始种杨”,两句通过具体事物的变化,反映了季节更迭和人事变迁。都尉新移栽的枣树,司空开始种植的杨柳,不仅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一枝犹桂馥,十步有兰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一枝桂花的香气犹存,十步之内皆有兰花的芬芳,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香气四溢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
最后,“望望无萱草,忘忧竟不忘”,表达了诗人对萱草(一种能解忧的植物)的向往,即使在美好的春日里,也无法完全忘却心中的忧愁。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春望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色,通过具体的物象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