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空同先生的深切怀念与追忆。通过“久欲求遗草,今来访故庐”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空同先生作品的渴望与对故居的探访之情。接下来,“北窗存卧席,东壁有藏书”描绘了故居内依然保留着主人生前的生活痕迹和学问的传承,暗示了空同先生的智慧与学识将永远流传。而“墨沼春苔长,琴台夜月虚”则以自然景象的变迁,暗喻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空同先生才情的赞美与怀念。最后,“年年桂花发,人拟子云居”以每年桂花盛开的景象,寄托了对空同先生如同扬雄般才华横溢的敬仰与向往,以及对空同先生精神家园的追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情缅怀,以及对学问、才情与精神家园的深刻思考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