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辞寡妇叹

弱质生良家,幼岁听傅姆训戒言。

闻有三从,夙夜居,常惕然。

及年适夫子,自意偕老,死归黄泉。

上戴苍苍之天,下有我履之厚地,竟不酬我愿。

为妇未十载,夫子忽舍我去,魂魄不复还。

尊嫜哭其儿,且哀我,少寡居,涕泗恒涟涟。

我哀曷已,恐重伤堂上心,茹恨忍死强自宽。

抚育四三孤,纺绩治生。供衣服粥?,教养幸成人。

奉夫子祀事,以树立家门,上奉尊章甘旨,不敢少怠,犹夫子生前。

华饰不复施,衿鞶缨佩置之埃尘。

有耳不敢闻闺外事,律己逾于未嫁先。

自分为待命未亡人,礼法自防岂敢愆。

犹复小郎口说譊譊,姻族捃摭相熬煎。

哀哀欲谁诉,祇苦心内割裂,欲死无缘。

赖是县官旌宅里,里中称,孝且贤。

少白我心,瞑目无所怨。

谇曰:已矣乎,薄躯奚术求全。

愿言祷大司命,生世莫作妇人。

即复作妇人,愿死在藁砧前。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元代宋褧的《拟古辞寡妇叹》描绘了一位早年守贞、婚后丧夫的女性的内心世界。诗中,她自述出身良家,年幼时谨遵教诲,期待与夫共度一生。然而命运多舛,夫君离世,她独自承担起抚育孤儿的责任,生活艰辛却恪守礼法。尽管遭受亲戚们的苛责和内心的痛苦,她仍以孝顺和贤良闻名乡里,坚守自我,不愿涉足外界是非。诗中充满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期盼,表达了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古代寡妇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命运的无声抗争。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流黄引

桂庭月午啼螀閒,鸾宫露下冰纨单。

酥灯毳帐雁门塞,妾心料此中闺寒。

流黄缩涩微含润,锦石铺云莹相衬。

细腰杵急夜如年,捣碎商飙不知困。

春纤易制添光泽,凤花入眼波纹溢。

东天皓皓呼侍儿,快取衣箱金粟尺。

形式: 乐府曲辞

竹枝歌三首(其一)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

正月二月不曾晴,蘼芜洲边春水生。

黄陵女儿年纪小,学唱竹枝三四声。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歌三首(其二)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

菜花一尺篱门开,栗留声断斑鸠来。

舍南青苗没人插,郎在黔中何日回。

形式: 词牌: 竹枝

竹枝歌三首(其三)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

东山日赤云气昏,河姑劝我莫出门。

持筐采得桑叶满,直到阻雨溪南村。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