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下山

宰肉陈平社,折腰元亮乡。

车无门外辙,菊与径皆荒。

所恨国难守,若为家不忘。

天威寒气逼,急急下山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宰肉陈平社,折腰元亮乡”借用历史人物陈平和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陈平是汉初的名相,曾参与分封异姓王的决策,后归隐;陶渊明则是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以《归去来兮辞》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

接着,“车无门外辙,菊与径皆荒”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画面,车辙不在门外,小径上长满了野菊,暗示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然而,这种宁静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孤独与寂寞。

“所恨国难守,若为家不忘”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在国家危难之际,诗人虽向往隐逸生活,但又无法忘怀家庭与国家的责任,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天威寒气逼,急急下山阳”以自然界的寒冷景象象征国家局势的严峻,诗人仿佛感受到了来自天际的压力,急切地想要寻找避风港。这里的“山阳”可能是指安全或理想的避难所,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渴望回归平静生活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与现实责任之间冲突的思考,以及在国家危难面前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王生寿日

几度县弧节,当年琢玉郎。

徐行知礼让,幼学爱文章。

莫厌鱼同队,休随燕入堂。

眉间色多喜,禁脔近东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游青莲(其一)

闲携方外友,同谒梵王宫。

山吐三更月,松摇万壑风。

流年飞鸟过,浮世落花空。

不有归来兴,何能见远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游青莲(其二)

行处春风恶,山中胜槩藏。

渐佳如蔗尾,薄险似羊肠。

翠揖双峰角,清临一水堂。

夜长僧睡少,为我话兴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云中

把酒不成醉,出门行路难。

客愁千里破,归梦五更残。

三仕有何喜,一生常鲜欢。

恨无南去雁,为我报平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