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南山篇》,通过对南山白石、葛叶、涧鱼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深远,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朝采南山,白石盘盘”,展现了清晨南山的宁静与石材的纹理之美;“风来吹葛,葛叶幡幡”则通过风中葛叶的摇曳,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诗人感慨“岂无枝蔓,念我本根”,暗示自己虽然在外漂泊,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和亲人。接下来的“翘翘栗薪,靡考谁爇”和“缉缉葛丝,考则靡服”,借物喻人,表达了对家乡温暖的怀念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筛筛涧鱼,在罶丽丽”描绘了昔日捕鱼为食的场景,如今却只能用来祭祀,暗示生活的变迁和对过去的追忆。最后,“上陵折松,下坂折柳”以折柳和攀松的动作,寓言游子的归心似箭,而“遥遥游子,勿以行久”则是对在外游子的劝慰,提醒他们无论离家多久,亲情之根始终不变。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勾勒出一幅游子思乡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情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