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乱前看不足,乱后眼偏明。
却得蓬蒿力,遮藏见太平。
这首诗描绘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过往事物的回顾与反思,获得了新的认识和力量。"乱前看不足,乱后眼偏明"两句表达了在经历过混乱与动荡之后,对过去所发生的事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不仅是对事件本身的认知,更是对人心世态的洞察。
"却得蓬蒿力,遮藏见太平"则是说在这样的认识下,通过一种类似于野草蔓延的力量或方式,可以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不平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期寻求心灵寄托和精神力量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松格一何高,何人号乳毛。
霜天寓直夜,愧尔伴闲曹。
贤人骨已销,墓树几荣凋。
正直魂如在,斋心愿一招。
泪湿孤鸾晓镜昏,近来方解惜青春。
杏花杨柳年年好,不忍回看旧写真。
武德门前颢气新,雪融鸳瓦土膏春。
夜来梦到宣麻处,草没龙墀不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