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吕丞相归朝的感慨与复杂心情。首联“粉户为郎两见春,当时曾识济川人”中,“粉户为郎”可能是指吕丞相曾经在官场上的辉煌时刻,“两见春”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当时曾识济川人”,既是对吕丞相过去成就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颔联“留侯再践功名地,白也今为放逐臣”运用了典故,留侯即张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后因功封侯;“白也”指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此处“放逐臣”可能象征着吕丞相当前的境遇并非如往昔般荣耀。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吕丞相过去辉煌与现在处境变化的感慨。
颈联“自笑凫鸿飞渤澥,却惭冠剑拂埃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凫鸿飞渤澥”自比,凫鸿在辽阔的海面上飞翔,象征着自由与广阔,而“冠剑拂埃尘”则暗示自己或吕丞相如今身处尘世,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同时,“却惭”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或吕丞相现状的自我反省与愧疚。
尾联“数奇自是平生事,终始须期入大钧”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诗人认为人生起伏本就是常态,无论是成功还是失意,都是命运的一部分。这里的“大钧”可能指的是自然法则或命运之轮,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与理解,同时也寄寓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吕丞相归朝情境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历史、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特有的情怀与哲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