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来

西津渡头江雨来,雨点入江江水回。

云飞逐风沙走石,咫尺不见东冈台。

台树丛丛还可望,台上看江更奔放。

明朝拟下鄱阳船,月色浮江水微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雨季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雨景的动态美与静谧美。

首句“西津渡头江雨来”,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天气,西津渡头,江雨初降,为全诗定下了阴雨绵绵的基调。接着,“雨点入江江水回”,雨滴落入江中,激起层层涟漪,江水似乎在回应着雨的节奏,展现出雨与水之间微妙的互动。

“云飞逐风沙走石”一句,将视线从水面转向天空,云随风动,仿佛追逐着风中的沙石,形象地描绘了雨后云层的动态变化,赋予画面以动感。

“咫尺不见东冈台”则转而描写近景,雨雾使得远处的东冈台变得模糊不清,咫尺之间也难以辨认,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接下来,“台树丛丛还可望,台上看江更奔放”两句,视角再次转换,从远处的云雾转向近处的树木,虽然东冈台上的树木尚可辨识,但站在台上远眺江面,却能感受到江水的奔腾不息,展现出一种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气势。

最后,“明朝拟下鄱阳船,月色浮江水微浪”展望未来,诗人想象着明日乘船前往鄱阳湖,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预示着新的旅程即将开始,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江边的自然景观,既有动态的雨景与云雾,也有静态的树木与江水,通过对比与转换,营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卧龙庵用晦翁韵

此有石如龙,天成谅非凿。

是何空洞中,云水起复落。

常疑雷雨时,飞舞出深壑。

作庵者何人,清风宛如昨。

两公固龙德,恨也俱晚作。

秋霖不济旱,千载领馀酌。

方切忧旱怀,行矣予所乐。

江湖极秋波,长歌对冥漠。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至亡女七儿墓

日无光兮风色寒,望儿坟兮心悲酸。

坟有土兮土有棺,儿咫尺兮欲见难。

浇浇坟头酒易乾,纸成灰兮散漫漫。

散漫漫,魂不返,清泪下兮盈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题元章拜石图为俞国昌

元章玩世人,低头拜奇石。

或问此何为,我意人不识。

璆琳岂有声,碣砥且无力。

拜如或使之,但觉吾意适。

石奇恐未多,屡拜非所惜。

我心不可转,万仞立苍壁。

石也倘能拜,向我须屈膝。

今虽无膝屈,有拜当以臆。

我今对画图,兀坐风雨夕。

击磬和新吟,他年亦陈迹。

形式: 古风

泉上赠钱水部

君来访我庐,我方行山中。

命驾即我所,浩兴乘天风。

风晨与雪夕,今古将无同。

岂在形迹间,所贵心相逢。

我有一勺泉,坐奠桑苧翁。

载酌持献君,侑以金芙蓉。

或歌沧浪篇,声在涧水东。

君闻乃和之,击节秋山空。

坐我石坛上,共听风前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