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舍止修观非自性,舍观修止异真如。
马鸣旧有双修论,未及程门定性书。
这首诗探讨了佛教修行中的“止观”理论,即“止”(专注冥想)与“观”(观察内心)的结合。诗人引用了马鸣菩萨的“双修论”,强调了止观并重的重要性。然而,诗中提到的“未及程门定性书”,可能是指未能深入理解或实践程颐(程门立雪故事中的程颐)关于性理之学的教导,暗示了在修行过程中对内在本质(性)的深刻理解同样重要。整首诗以辩证的视角,探讨了佛教与儒家思想在修行和哲学层面的融合与差异,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智慧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
不详
麦苗作罽花交光,不信行人不断肠。
艳福一生忘不得,某年月日过苏庄。
连阴十日绿芜芜,添置牛槽道葛沽。
一路马兰勤请客,湜亭南迤正相须。
一岁田居罕入城,顷来差喜渐忘名。
已成经雨孤花泪,持谢呼春百鸟声。
闭眼未应迷去住,此心端已废将迎。
道师所写新诗句,为问堂头作么生。
杨花燕子争轻俊,五月村庄似晚春。
过雨断云时作瞑,缘源尽日不逢人。
劳生有暇天应直,佳节无聊酒觉醇。
摇兀小舟忘远近,拨蒲归路月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