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及肩新种竹,濯足旧疏湾。
钓月鱼为伴,偕书僧送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生活场景。首句“及肩新种竹”,以“及肩”二字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生长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亲自参与种植的过程,流露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投入。接着,“濯足旧疏湾”一句,通过“濯足”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情怀,也暗示了他在此处的久居与熟悉。
“钓月鱼为伴”,将月夜垂钓的场景生动展现,鱼儿成为诗人的伙伴,既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最后,“偕书僧送还”,“书僧”即读书的僧人,他们共同陪伴诗人归家,不仅增添了诗境的禅意,也表达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心灵寄托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禅意的生活空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不详
书画家。麋公。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琼枝潦倒几斜阳,深锁瑶阶空断肠。
元鹤一声下仙子,恶风吹坏苧萝裳。
娟娟霜月弄寒姿,点破春光上北枝。
曾是野桥风色冷,灯花催过上元时。
山塘清浅带疏林,倒影生寒澡夕阴。
江月照人愁夜永,碧天无际广平心。
惊闻时鸟变春朝,春到南枝閒柳条。
恍记隔宵寻梦处,淡烟和月挂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