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断取沧州趣,移来六月天。
道人三昧力,变化只和铅。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修炼和变化能力的一种赞美。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安石对道法神奇和自然界万物相互转化的深刻理解。
“断取沧州趣”一句,以“断取”二字,显示出一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手法,将沧州之景裁剪进诗中。这里的“趣”,指的是美好、有趣的事物或情境,通过这种方式,王安石不仅传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也体现了他个人的艺术品味。
“移来六月天”则是将夏日晴朗的天气搬移到眼前的场景中,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通过这种描绘,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季节变换的敏锐感知。
“道人三昧力”一句,直接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之一,即道家的修炼能力。在这里,“三昧力”指的是道家通过静坐冥想所达到的内心境界,这种力量能够使人与自然合为一体,从而实现物我两忘。
“变化只和铅”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尘世的神奇变化能力。这里的“铅”,通常指的是金属铅,但在道家修炼中,它也象征着一种可以转化万物的力量。诗人通过将道家的变化与铅相比,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改变万物的超自然能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对于道法和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他个人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追求和审美情趣。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散策东冈亦已劳,横塘西转有亭皋。
絮飞度屋何许柳,花落填沟无数桃。
雨来未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欲牵淮舸共寻源,且踏青青绕杏园。
忆我旧时光宅路,依然桑柳映花繁。
泰坛东路绕重营,独背朝阳信马行。
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时见一柴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