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李直卿以复名其斋求予诗久未暇也今日雪霁登楼偶得此遂书以赠顾惟圣门精微纲领岂浅陋所能发祇增三叹(其一)

李侯索我复斋诗,此理难明信者稀。

要识圣贤端的意,须于动处见天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李侯向我要回斋时的诗作,这种道理很难明白,相信的人很少。
要想真正理解圣贤的真实意图,必须从他们的行为中洞察天道的奥秘。

注释

李侯:指友人李侯,古代对人的尊称。
索:索取。
复斋诗:指在斋戒期间写的诗,可能是一种宗教或文化习俗中的活动。
此理:这里所说的道理。
难明:难以理解。
信者稀:相信的人少。
要识:需要理解。
圣贤:指品德高尚、有智慧的人。
端的意:真实的意思。
须:必须。
于:在。
动处:行动、行为之处。
见:洞察。
天机:自然的规律或深奥的道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栻的作品,描绘了诗人被友人李侯邀请创作斋名却久未回应,直到有一天雪后登楼,灵感忽至,乃赋此诗以献。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识别和理解圣贤之道的深刻见解,以及这种理解并非浅显易懂,而是需要在日常动态中的体悟才可洞察天机。

诗人的用词精妙,如“信者稀”暗示了这种认识不为世俗所共鸣,也凸显出诗人对于真正理解者的渴望。而“须于动处见天机”则是对道家哲学的一种体现,强调了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领悟宇宙运行规律的重要性。

此外,诗中的“复斋”一词亦显示出古代文人对于空间命名的重视,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的文化和哲学意义。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了当时文人之间互相赠诗交流思想的风气。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庐陵李直卿以复名其斋求予诗久未暇也今日雪霁登楼偶得此遂书以赠顾惟圣门精微纲领岂浅陋所能发祇增三叹(其二)

万化根原天地心,几人于此费追寻。

端倪不远君看取,妙用何曾间古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和元晦马迹桥

便请行从马迹桥,何须乘鹤簉丛霄。

殷勤底事登临去,不为山僧苦见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和元晦方广版屋

葺盖非陶埴,年深自碧差。

如何乱心曲,不忍诵秦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和元晦怀定叟戏作

路入青山小作程,每逢佳处忆吾人。

山林朝市休关念,认取临深履薄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