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硎石室

石室岩中好,披裘谁复来。

烟岚回列嶂,石蹬郁高台。

晚啸猿常入,幽栖鸟不猜。

白云从闭户,应为老僧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以瞿硎石室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静谧的氛围。

首句“石室岩中好”,开门见山地点明了石室的位置,位于岩石之中,暗示其环境的险峻与独特。接着,“披裘谁复来”一句,既表达了石室的隐蔽性,也暗含了对访客稀少的感慨,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独享宁静的意境。

“烟岚回列嶂,石蹬郁高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室周围的自然风光。烟岚缭绕,群嶂排列,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而石蹬蜿蜒向上,通往高台,不仅体现了地形的复杂,也象征着追求精神高度的旅程。

“晚啸猿常入,幽栖鸟不猜”则将视角转向了动物,猿猴在傍晚时分的长啸,以及不惊扰的幽栖之鸟,共同构成了石室生态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增添了自然的生命力,同时也映射出石室环境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白云从闭户,应为老僧开”一句,以白云的出现作为结尾,寓意深远。白云仿佛是大自然的使者,它从闭户之处飘然而至,似乎是为了迎接或陪伴老僧,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意,也暗示了石室对于寻求心灵归宿之人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瞿硎石室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生活的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

在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厚载省亲

宁亲自当去,路远未歔欷。

祖道杯重把,京华到是归。

梅花临岸放,江燕背桥飞。

御苑春光好,怜君著彩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外感怀诗却寄

堂上平安好寄君,迩来渐少泪沾巾。

幸能索笑谐诸母,未觉生杯忆远人。

敢说羹汤谙食性,自缘菽水爱清贫。

承欢更有含饴处,绕膝欣看正及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过沈氏山庄

冥鸿不受慕,宛在水云间。

孤性尝怜鹤,清光独占山。

道由涧曲尽,门为燕泥关。

晤梦此中足,青松未改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望水西次敬庵韵

署野危楼接远林,平分烟雨一溪阴。

招提有客穿云出,沙溆孤舟带雨沉。

瓦翼渐看三寺废,松鳞应比六朝深。

不堪更话风光事,流水高山懒谱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