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九十九)

木落千岩,秋空如洗。

向这里转得身去,可以移星换斗,转位回机。

百尺竿头,纤尘不立。

向这里进得一步,杀活纵擒,纵横自在。

须弥无顶,沧海无底。

形式: 偈颂

翻译

树叶凋零,千座山岩清晰可见,秋天的天空如同被洗净一般清澈。
在这里转身,仿佛能移动星辰变换斗转,操控天地运转。
在百尺竿顶上,连微尘也无法立足。
若能再进一步,就能掌控生死,无论攻守都能随心所欲。
须弥山没有顶端,大海深不可测。

注释

木落:树叶凋零。
千岩:千座山岩。
秋空如洗:秋天的天空清澈如洗。
移星换斗:移动星辰变换斗转。
转位回机:操控天地运转。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顶端。
纤尘不立:连微尘也无法站立。
杀活纵擒:掌控生死,或擒获或释放。
纵横自在:行动自如,无拘无束。
须弥无顶:须弥山没有顶端(须弥,古印度神话中的大山)。
沧海无底:大海深不可测。

鉴赏

这首宋朝禅宗偈颂,以自然景象和修行境界为象征,展现出深邃的禅意。"木落千岩,秋空如洗"描绘出秋日山林的清寂,落叶纷飞,岩石裸露,天空湛蓝如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转得身去,移星换斗,转位回机",暗示修行者通过内心的转变,达到超越世俗、改变命运的境地,如同星辰变换位置,把握事物的运转规律。

"百尺竿头,纤尘不立"比喻修行者已至极高境界,心境纯净,不为微小杂念所动。"进得一步,杀活纵擒,纵横自在"进一步强调修行的精进,一步之遥就能决定生死、掌控局面,体现出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

最后两句"须弥无顶,沧海无底",以佛教中的两大神话意象——须弥山和大海,表达宇宙无尽、修行无止境的理念,寓意着修行者的智慧和觉悟能超越一切界限。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引导读者思考生命与宇宙的奥秘,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清净、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29)

释智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九十八)

寒则普天寒,热则普天热。

透出寒暑关,何曾离窠窟。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九十六)

自古及今,灯灯相续。匝地普天,灯灯无间。

助发实相义,今朝正月半。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九十四)

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元正启祚,万汇发生。

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两段不同,收归上科。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九十二)

旃檀林,狮子窟。

蹲坐不得处,正好翻身,片片烟消时,方堪拈出。

不是心,不是佛,明眼衲僧莫轻忽。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