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晚泊因到无净院

十丈亭桥稳踔溪,斜阳红滟入船低。

枯筇径过荒街北,静院深寻破庙西。

游伴苦无成独笑,物情谙遍任难齐。

归时早是星烦出,影漾波痕上下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十丈长的亭桥稳固地横跨溪流,夕阳的红光低垂照在船上。
走过荒凉街道北边的枯竹小径,深入静谧庭院寻找破败庙宇西边。
游玩的伙伴都已离去,只剩下我独自欢笑,世间万物我都熟悉,却难以找到同类。
回家时天色已晚,繁星点点,倒影在水面波纹中让人迷失方向。

注释

十丈亭桥:形容桥很长。
稳踔:稳固地跨越。
溪:小溪。
斜阳:傍晚的太阳。
红滟:红艳的光芒。
入船低:照到船底。
枯筇:枯萎的竹杖。
径过:走过。
荒街北:荒废的街道北边。
静院:安静的庭院。
破庙西:破败的庙宇西边。
游伴:游玩的朋友。
苦无:遗憾没有。
成独笑:只能独自笑。
物情:世事人情。
谙遍:熟知。
任难齐:难以找到相同的人。
归时:回家的时候。
星烦出:繁星出现。
影漾:倒影摇曳。
波痕上下迷:水面波纹让人迷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十丈亭桥稳踔溪"一句,透露出诗人在一个温馨的黄昏时分,来到了一处水流平缓的小溪边,溪畔有着高达十丈的亭桥,给人的感觉是宁静而又安全。"斜阳红滟入船低"则描绘出夕阳西下,金光洒落在小船之上,映照得水面闪烁着金红色的光辉,小船似乎也随之变得温馨而低矮。

接下来,诗人通过"枯筇径过荒街北"一句,展现了他行走于一条枯黄的竹林小道,这条小道穿越了一片荒凉的街道,给人的感觉是诗人独自一人,走在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地方。紧接着的"静院深寻破庙西"则表明诗人继续他的步伐,在一处宁静而又幽深的院落中寻找着那些已破败的古老寺庙,这里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在后面几句中,诗人的情感逐渐流露。"游伴苦无成独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求的慨叹,以及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自嘲。"物情谙遍任难齐"则是说尽管诗人尝试去感受周围的一切,但对于这个世界复杂的情感和事物,仍旧感到困惑和无从适从。

最后两句"归时早是星烦出,影漾波痕上下迷"则描绘了诗人在星光初现之际踏上归途的景象。小船在水面上留下的波纹,让诗人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和迷茫。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迷惘,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这个世界复杂情感的理解与感受。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戏呈郑去华县丞

叠破当年御赐袍,饱看人钓六灵鳌。

行藏虽似少中节,识趣不妨依旧高。

入梦傅岩初岂意,上书曼倩本徒劳。

浮生万事天都了,爱惜君才祝善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戏题

人前一语撞翻墙,直气西秦本故乡。

雪野射麋轻队马,杏园移象矮交床。

诗忙渴砚酒磨墨,睡足趄廊花夺香。

矫揉尽归官样去,有时閒笑错商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戏题故袍

垂髫便衣绿荷衣,两见龙飞圣主时。

举世恩荣俱合换,唯吾忧患只该披。

收藏尽好随腰带,提掇应堪傲鬓丝。

试使著来门外立,精神犹胜似钟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早饭庵中次张以道韵

岂是幽人眼,从来可惯山。

有时才得见,觅句不曾閒。

野日光尤暖,溪梅信尚悭。

饭馀行便去,休待暮云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