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雁来红》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象与情感的交织。
首句“秋入閒阶物色奇”,点明季节与地点,秋意渐浓,闲阶上景色奇异,为全诗奠定了静谧而略带萧瑟的基调。接着,“轻红忽见雁来时”一句,以“轻红”形容秋叶的色彩,与“雁来时”相呼应,既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未霜乌臼惊欢变,无路榆关恨信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融合。乌臼树在未到霜降之时便显出变化,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无路榆关恨信迟”则借边塞的榆关,表达了对消息或归期的期盼与等待中的愁苦。
“才子多情看写叶,佳人啼箸有颦眉。”这两句转向人物情感的描写,才子因秋叶的美丽而多情,佳人则因离别或思念而愁容满面,通过“写叶”与“啼箸”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
最后,“西风莫畏朱颜老,潦落空怜宋玉悲。”诗人以西风自喻,劝慰自己不要畏惧岁月的流逝,即使容颜老去,也要像宋玉一样保持内心的悲悯与深情。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高尚情感的追求与坚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文人情感世界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