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重庆

东西千万里,来去一身轻。

碧凤山前别,黄梅雨里行。

江长巴子国,地入夜郎城。

昔我经过处,因君动远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天祥所作的《送僧归重庆》。诗中描绘了送别僧人归乡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首句“东西千万里,来去一身轻”开篇即展现出广阔的空间感和人物的自由自在。东西千万里,形容路程之遥远;来去一身轻,则表达了僧人行脚的轻松与洒脱,也暗示了心灵的自由超越了物质的束缚。

接着,“碧凤山前别,黄梅雨里行”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送别的氛围。碧凤山前的离别,黄梅雨中的行走,既渲染了离别的哀愁,又赋予了旅程一种诗意的美感。碧凤山可能象征着高洁与神圣,黄梅雨则增添了一丝凄迷与哀婉。

“江长巴子国,地入夜郎城”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将读者带入更广阔的地理背景中。长江蜿蜒,穿越巴子国,最终到达夜郎城。这里不仅描绘了地理的壮丽,也隐含了对僧人旅途艰辛的关切与祝福。

最后,“昔我经过处,因君动远情”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归途的深切关怀与思念。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路过的地点,因为僧人的归来而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朋友的思念,更是对过往经历的回味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送别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与归途的景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性情感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12)

僧天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宋士熙

众山摇落日,那忍哭先生。

老眼非无泪,深交最有情。

人犹惜才调,天可厌聪明。

书法并诗律,空留后世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呈同社诸友

君住峰头我水濆,相思只隔一孤云。

夜灯影向空中见,晨磬声从树杪闻。

咫尺谁知多役梦,寻常心似远离群。

今朝偶过高栖处,坐接微言到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梦里湖山为孙怀玉作

杭城一别已多年,梦里湖山尚宛然。

三竺楼台晴似画,六桥杨柳晚如烟。

青云鹤下梅边墓,白发僧谈石上缘。

残睡惊来倍惆怅,可堪身世老南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长安春日作

何事长安客,春来思易迷。

乐游原上草,无日不萋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