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玉两上人登会稽最高山山出秦望上率可五六里玉公早有来归之意因赋以止之

兹山一何为,仰首摩青云。

远去气色古,混沌傥未分。

引盻涉陕洛,毋乃隔夕曛。

中有旧社址,尚见数偶群。

短草覆井水,远松贮氛氲。

薄云在其下,犹羃高顶坟。

玄释谅能居,人世未可云。

念子觉无上,夙昔断膻荤。

焉能系不食,焉得不耕耘。

况兹值秋阳,寒气惨不昕。

未可来居斯,语子以慇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两位僧侣登临会稽最高峰的壮丽景象和深刻哲思。开篇“兹山一何为,仰首摩青云”,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巍峨高山的赞叹,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蓝天白云。接着“远去气色古,混沌傥未分”则通过描述山峰的古老气息,暗示着自然界的原始状态,似乎在探寻宇宙初开的奥秘。

“引盻涉陕洛,毋乃隔夕曛”两句,诗人以目光穿越辽阔的陕洛之地,仿佛在追寻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寓意着心灵的远行与探索。随后,“中有旧社址,尚见数偶群。短草覆井水,远松贮氛氲”描绘了山中古迹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短草覆盖的井水、远处松树间的雾气,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

“薄云在其下,犹羃高顶坟”通过云层与高耸山峰的对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深邃。最后,“玄释谅能居,人世未可云”表达了对佛教修行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世俗生活的局限性。

“念子觉无上,夙昔断膻荤。焉能系不食,焉得不耕耘。况兹值秋阳,寒气惨不昕。未可来居斯,语子以慇勤”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劝诫,提醒他们不应过于追求超脱尘世的生活,而应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季节变换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未来的关怀与期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探讨,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情怀与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来晨憩广孝寺

可怜荒宇在,于焉恣游赏。

古砌伏野草,唯馀圣贤像。

巨碣指高树,御墨浮天上。

昔人不在斯,悠然引遐想。

曙入鸟初散,道寒露犹瀁。

回睇高山岑,翻然策筇杖。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登秦望山

素情忻晏游,硕人事永矢。

上此万仞山,复沿北溪水。

顾瞻江海流,神去苍茫里。

后峰千里来,旁嶂两川起。

往昔窗中翠,今兹巅上视。

佳哉是观游,吾乡亦信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沿秦望溪水

流水澄若无,溪鱼宛游空。

磊磊聚圆石,澹荡偏能工。

高写象山曲,伏响回草中。

何朝饮麋鹿,蹄踪去难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秦望山东南下折有峰紫铁色错竖似花蕊土人呼雄鹅突余赠名花蕊峰

错如铁色紫,出土几千古。

寒空蕊尚繁,秋水莲难吐。

刻削差可拟,带插不添妩。

宛如齿龃龉,张吻讼所苦。

千秋献组绣,名号未得主。

直少让中岑,他山视应久。

借言花蕊峰,来春开何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