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凤鸣五十》由明代诗人周伦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仕途与归隐的深刻感悟。
首联“但知当日是,升沈那复悔前非”,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认为无论过去的选择如何,都不应轻易后悔,因为未来的变数太多,无法预知。这种豁达的人生观,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淡然态度。
颔联“行藏如此颜何厚,心事无端笑独违”,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理解。他将人生的起伏比作行藏,而颜厚则暗示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同时,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如无端的笑声与违背心意的行为,反映了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内心世界。
颈联“特遣罢官辞殿陛,翻令供职到庭闱”,描述了诗人从官场退隐,回归家庭生活的情景。这不仅是对个人选择的描述,也暗含了对官场与家庭、权力与亲情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选择辞官归家,或许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平静与真实的自我。
尾联“百年弧矢春同醉,不厌茅堂隐竹扉”以生动的意象收束全诗。百年间的时光如同箭矢般飞逝,与春天一同沉醉于生活的美好之中。即使在简陋的茅屋中隐居,也不感到厌倦,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凤鸣五十》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自然与内心的向往。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中保持自我、追求内心宁静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