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寄广信李遵度承制

蓟北更千里,汉唐为极边。

奈何今境土,不复旧山川。

虎帐兵家重,雕弓嗣子传。

他年勒功处,无使后燕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蓟北的土地更加辽阔,汉唐时期它被视为最边远的地区。
如今的领土状况,已不再有昔日的山河风貌。
军事帐幕中的兵法,如同家族传统,由一代代继承发扬。
将来立下赫赫战功的地方,切勿让后世再提起燕然山的功绩。

注释

蓟北:古代地名,指今天的北京、天津一带。
极边:最边远的地方。
奈何:为什么,表示感慨。
虎帐:古代军营中主帅的居所,象征军事指挥权。
嗣子:子孙,这里指后代继承者。
勒功:刻石记功,古代战争胜利后在石碑上刻写战绩。
燕然:燕然山,位于今蒙古国境内,曾是东汉窦宪大破北匈奴后勒石记功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代书寄广信李遵度承制》。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边疆局势的感慨。首句“蓟北更千里”描绘了辽阔的北方边境,暗示了空间的遥远;“汉唐为极边”则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历史的辉煌时期,那时蓟北地区被视为极边之地。然而,“奈何今境土,不复旧山川”揭示了诗人对于现实边防不如昔的忧虑,山河面貌已非昔比。

接下来,“虎帐兵家重,雕弓嗣子传”借用了古代军事典故,表达了对战争与军事传统的尊重,同时也寓含着对后代子孙继承勇武精神的期望。“他年勒功处,无使后燕然”以燕然勒石的故事结尾,寓意着希望未来的战功能镌刻在历史上,不让后人再有类似燕然未勒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稳定和个人责任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代书寄友人

当年有志高天下,尝读前书笑谢安。

岂谓此身甘老朽,尚无闲地可盘桓。

棋逢敌手才堪着,琴少知音不愿弹。

非止不才能退默,古贤长恨得时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代书寄北海幕赵充道太博

自从终鲜罢吟哦,聊为临风一浩歌。

别易会难情不已,登高望远兴如何。

百年可惜时无再,千里相思事更多。

今日樽罍真北海,况君雅重几人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代书寄白波张景真辇运

秋入山河气象雄,不堪闲望老年中。

金兰契重思无限,手足情多感未终。

半局残棋销白昼,一簪华发乱西风。

唯君父子相知久,松桂心同色更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代书寄吴传正寺丞

敦笃情怀世所稀,昔年今日事难追。

雪霜未始寒无甚,松桂何尝色暂移。

洛邑士人虽我信,天津风月只君知。

梦魂不悟东都远,依旧过从似旧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