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蔡彦文题虞伯生张伯雨倡和帖

髯驾已闻攀鼎水,劫灰又见话昆池。

剑藏玉几山中记,笔纪玄卿天上碑。

旧谱紫霞吹鹤骨,新章白雪写乌丝。

逃身我未学仙去,何处还丹日月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作品,题目为《和蔡彦文题虞伯生张伯雨倡和帖》。诗中,诗人以“髯驾”和“劫灰”两个意象,寓言了时光流转和历史沧桑,表达了对友人虞伯生和张伯雨才华的赞赏。"剑藏玉几山中记",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才情如同宝剑深藏不露,而"笔纪玄卿天上碑"则赞美他们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堪比天上的碑铭。

"旧谱紫霞吹鹤骨,新章白雪写乌丝",运用了音乐和书法的典故,比喻他们的作品如仙音般清雅,字迹如乌丝般秀美。最后,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虽然羡慕他们的才华,但并未选择出世修仙,而是期待在人间继续追寻丹青岁月,享受创作的乐趣。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也流露出诗人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咏白塔

天山乳凤飞来小,东渡衣冠又六朝。

劫火不焚杨琏塔,箭锋犹抵伍胥潮。

磷光夜附山精出,龙气春随海雾消。

独有宫人斜畔月,多情犹自照吹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理问王叔明

金汤回首是邪非,不用千年感令威。

富贵向人谈往梦,干戈当自息危机。

雄风豪雨将春去,剩水残山送客归。

闻说清溪黄鹤在,鹤边仍有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丹凤楼

十二危楼百尺梯,飞飞丹凤五云齐。

天垂翠盖东皇近,地拂银河北斗低。

花靥秋空戎马顺,神灯夜烛海鸡啼。

仙童与报麻姑会,应说蓬莱水又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赠王蒙

一夜西郊春草生,草堂吹笛夜挑灯。

塞雁北飞千里雪,吴波绿泮五湖冰。

杜陵诗句花无赖,张绪风流柳不胜。

莫遣检书并看剑,自将鹅帖写溪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