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三十二景诗(其一)纤纤泉

刈芝苍松根,触石得鸣玉。

泠泠涧底声,泻破寒芜绿。

抱瓮出云中,夕阳下西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泉水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动景象与情感韵味。开篇“刈芝苍松根,触石得鸣玉”,以“刈芝”和“触石”为引子,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神秘感的自然场景之中。这里的“鸣玉”不仅指泉水撞击石头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更象征着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力与和谐之美。

接着,“泠泠涧底声,泻破寒芜绿”两句,通过“泠泠”的声音与“寒芜绿”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泉水在山涧底部流淌,不仅打破了冬日的寒冷与荒芜,也赋予了这片土地以生机与活力,展现出自然界中水的力量与美。

“抱瓮出云中,夕阳下西麓”则进一步展现了泉水的动态美与时间的流转。抱瓮而出,意味着泉水从云雾缭绕的高处奔流而下,充满了力量与自由。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山麓之上,与泉水的流动形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卷,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壮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泉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时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22)

安绍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茂(懋)卿,卒年五十八。安如山之孙,安希尧之子,无锡(今江苏无锡)诸生,所居曰西林一片石。能诗,工词翰,书临曹娥碑,山水摹黄公望、倪瓒。旁及写兰竹,别具一种清芳。不易为人作,姑以自寄其潇洒而已。有《西林全集》行世,万历四十七年刻本

  • 号:砚亭居士(1548-1605)

相关古诗词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二)遁谷

籍甚非所求,跫然安足喜。

自爱空谷幽,白云呼不起。

为报长康翁,置我丘壑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三)鹤径

落叶秋雨深,荒径无行迹。

鹤破青冥来,翩跹一羽客。

令我思休粮,松间饭白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四)一苇渡

夕阳下前溪,西风吹野渡。

不见折苇人,独立苍茫暮。

隔岸丛林幽,知是寒山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西林三十二景诗(其五)息矶

垂纶非羡鱼,聊复亦尔尔。

不知红尘中,何处无芳饵。

却笑磻溪翁,老与人间事。

形式: 古风